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史博佳 通讯员 马朝阳 叶天皞)12月20日,在定兴县姚村镇仪封村党支部领办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农服社)入社区的麦田里,绿油油的小麦挂着霜露。几天前,这片小麦刚刚浇过冻水,农业职业经理人赵晓江等人正在查看小麦长势。
谈起建立农服社的初衷,仪封村党支部书记赵民强打开了话匣子:“2023年我们推行党支部领办土地专业合作社,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前提下,动员79户自愿入社,实现300余亩耕地成方连片,开展规模化种植,种植成本下降,农户也有了每亩1000元的保底收益。但那些没有加入土地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却面临老年人种不了地,青年人不愿种地的问题,这些地怎样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现代化种植,一直是我们考虑的问题。”
为解决小农户对接市场困难的问题,仪封村“两委”干部在充分吸收该县南大位村、西李家庄村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轮研讨,建立“一元入社 安心收钱”式农服社的思路日渐清晰。
据了解,“一元入社”即农民出资一元钱加入农服社,农户不再投入其他生产成本,不再参与农事作业,土地经营权仍然在农户手里,农服社为农户提供“从种到卖”的多环节托管服务。通过召开“两委”班子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建立农服社的构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根据农户及土地情况,仪封村划定了106.9亩的农服社入社区。仅用一周时间,农服社入社区的26户农户就全部入社。
利润分配多方共赢 农户“坐享其成”
据介绍,农服社在粮食销售后,产值的5%作为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佣金,扣除农资、农机、保险等种植成本,剩余净利润的90%分给社员,6%作为村集体收入,4%作为农服社公积金和公益金,实现了农业职业经理人、社员、村集体的多方共赢。
通过这样的分配,农户的收入会不会减少?赵民强算了一笔经济账。通过提供多环节托管服务,大型机械可以实现现代化种植。比如,自种农户收割玉米每亩需支付收割费用50到60元,而农服社与养牛户合作,农机手收割后将玉米秸秆打包拉走,玉米则免费收割。采用同种方式,小麦收割入社区每亩只需支付10元收割费用,两季播种、旋耕等农田作业,每亩至少能减少30元投入,化肥每袋节省10元。总体算下来,每亩种植成本至少可以节省200余元。综合来看,农户在不用自己种植的基础上,收入基本不会减少。
入社户任术良对此感受很深。仪封村生产鞋垫已有30年历史,村里有10余个鞋垫加工厂。48岁的任术良在村里的一家鞋垫厂从事送货工作,每天收入180元,一年种田至少要耽误10天工,就要损失1800元,通过入社,不用自己种地,不误工,收入也就提高了。
科技与专业共赋能 种植质量更优化
农服社聘请了一名村内种植经验丰富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并且约定每季每亩1000斤的目标产量,如达不到目标产量,则根据实际情况扣除相应佣金。同时,引入农业科技服务企业,由北京爱科农科技有限公司为农服社提供全过程种植方案,在前期对地块土壤采样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卫星巡田、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对选种、播种、施肥等进行全流程的技术跟踪指导,实现“科学种田”。农服社还购买了政策性、商业性保险,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粮食价格波动等风险。
多环节监管保障透明 农户托管更安心
据赵民强介绍,农服社通过社员、农业职业经理人、技术公司、第三方会计公司四方监管,实现全过程运营公开透明。在社员中推选监督员,对农服社运行情况、农作物长势、实收测产等进行监管;农业职业经理人为达到约定的目标产量,对农资、农机、农技质量等进行反向监管;北京爱科农科技有限公司对农资质量、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事作业质量进行监管;农服社聘请第三方公司代理记账,对合作社账目进行监督。
农服社通过多环节托管、单环节托管等模式,把农户从农事中解放出来,并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截至目前,该县共有44个村建立了农服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