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通讯员 刘冰)冬季来临,伴随着大风、雨雪,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包括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细菌感染等多种类型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有所增加。那么如何能做到有效预防,做好病原甄别、及早治疗是关键。
支原体肺炎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容易得肺炎的病原体,它主要是以发热、咳嗽为主的临床表现,在起病时表现为剧烈的、阵发性的、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头疼、流涕、咽痛、耳痛等。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在无防护的情况下,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幼儿园、学校会导致集中暴发流行,家庭成员感染肺支原体也比较常见。
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是鼻塞、流涕、喉咙痛以及咳嗽,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较为轻微,病程一般较短。
流感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咳嗽、咽喉疼痛以及其他并发症(如肺炎、中耳炎、心肌炎等)等,发热通常较高,病程通常为1—2周。
感染呼吸道疾病应该怎么办?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老年人、儿童、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是空气流通不畅的密闭场所,减少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
大家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毛巾或用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勤洗手,也可以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擦拭消毒双手,尤其是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室内定期开窗通风,每次通风30分钟;家庭中如果出现呼吸道感染患者,照顾患者时尽量佩戴口罩。
患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接种流感疫苗是个人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