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通讯员 李秀芹 顾玉红 智若愚)初春时节,太行山脚下的保定阜平县,4600余栋香菇大棚在春风中满是蓬勃生机。暖棚园区内,菇农们正忙着采摘、交售香菇,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凉棚园区里,汽车的轰鸣声中,菌棒完成装卸、入棚、上架,孕育着致富的希望。
龙王庙村的孙士玉、任建新夫妇便是众多菇农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经营着三个凉棚和一个暖棚。孙士玉夫妇深知种菇管理的关键,“宁可人等菇,不可菇等人”,香菇等级差异大,采摘时机十分重要,最佳时机是菌盖未完全打开、底部菌膜刚要破裂时。起初,孙士玉对种菇心存疑虑,不知怎么种、如何卖,真正种植后才明白,只要肯学技术、不怕辛苦就有收获。
孙士玉展示香菇。通讯员 智若愚 摄
阜平创新“政府+企业+金融+科技+基地+农户”六位一体发展模式,探索“六统一分”经营模式,从建棚到销售全程统一管理,企业负责原料和销售,专家把控技术,农户专注日常管理,让菇农放心。第一年,孙士玉夫妇就纯挣6万元,日子越过越好。
阜平县食用菌产业核心区。通讯员 智若愚 摄
今年,阜平新建的菌棒智速繁育中心助力菌棒提质增效,为暖棚多季出菇提供支撑,孙士玉预计四个大棚能有8万多元纯利。她表示,承包香菇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挣钱,虽辛苦但充满希望。
在阜平,像孙士玉夫妇这样的菇农还有很多,他们在香菇大棚里辛勤劳作,向着美好生活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