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牛琪 通讯员 梁钊
历史文化名城保定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底蕴,其中,河北大学莲池书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始建于1733年,是清代重要的官办书院之一。如今,这座古老的书院依托河北大学,在传承与创新中持续发挥作用,既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现代教育理念,成为展现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动范例。
莲池书院雅乐活动。河北大学莲池书院 供图
5月18日,河北大学莲池书院内翠荷摇曳,游人如织,一场别开生面的“墨香传‘碘韵’,健康伴我行”科普演讲比赛火热开展。来自保定市各县(市、区)的数十名选手,将健康科普知识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展开演讲比拼。
“像这样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常态化,河北大学莲池书院真正变成了活态化的博物馆。”河北大学莲池书院博物馆负责人张寒说道。
当天,河北大学书法社团的师生也来到书院进行书法研习和公益创作,创作出一幅幅以“传统文化与未来”为主题的作品并赠予游客,让传统文化在笔墨流转间薪火相传。
奏折展览。河北大学莲池书院 供图
走进河北大学莲池书院水东楼展厅,“循例具奏——莲池书院奏折展”正静静诉说着往昔辉煌。10份奏折高清复制本,立体呈现了书院资金申请、科场考试、山长考核等诸多内容,生动展现了清廷对这座清代北方最高学府的高度重视。
河北大学莲池书院人才培养部主任韩冬青介绍说:“莲池书院作为清代北方最高学府,从创办到日常教学都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此次奏折展就是让书院的历史以崭新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起到知古鉴今的作用。”
回溯历史,清雍正年间(1733年)正式创立的莲池书院,是清代具代表性的官办书院之一。黄彭年、张裕钊、吴汝纶等名儒大家在此汇聚,培养出清朝末科状元刘春霖、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傅增湘等众多杰出人才,孕育出以保定为中心的“北方桐城派”。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秉持“举中外学术会于一冶”的开放理念,开设东西文学堂,招收外籍留学生,为中国近代文化交流与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2年,保定市政府与河北大学携手共建莲池书院,开启了全新篇章。河北大学莲池书院构建起“书院+学院”“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文化+IP”四大创新体系,让这座古老书院迸发全新活力。
在育人方面,河北大学莲池书院精心编制本硕培养方案,致力于培育兼具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并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大中小一体化建设,与中小学、社区书院紧密联动,共同构建起以莲池书院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同时,河北大学莲池书院围绕“莲池书院院长与师生名录、文集整理与研究”“莲池书院文化资源类编与数据化建设”等选题,确立了清华大学、河北大学等科研团队的莲池书院专项课题,相继创作《吴汝纶全集》《张裕钊全集》等莲池文脉丛书。此外,河北大学莲池书院还积极举办国际性书院论坛,汇聚东亚各高校和书院代表探索传统书院教育与现代大学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莲池讲堂。河北大学莲池书院 供图
河北大学莲池书院的文化活动打造出多个现象级IP。莲池讲堂涵括国学讲堂、文化讲堂和社会讲堂三个板块,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针对广大市民和高校师生进行线上线下讲座,截至目前,共举办了52期莲池讲堂,线上线下观众超过3200万人次;成立写作中心,举办“莲池文学周”“莲池诗会”“京剧昆曲展演”等大型传统文化普惠活动,让广大市民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广博内涵和独特魅力。
2025年,河北大学莲池书院围绕“礼、乐、射、御、书、数”开展的“四礼八节”系列活动已举办40余场,吸引近万人参与;承办《2025中国诗词大会》河北赛区决赛,更让书院热度飙升……从历史深处走来,河北大学莲池书院始终坚守文化传承使命,在传统书院传承发展、融入现代大学教育、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断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