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通讯员 王婷 孙利佳)金秋时节,保定阜平县小石坊村的田间地头满是丰收的喜悦。村集体种植的100余亩高山沙土地红薯迎来采收,200余亩高山沙土地玉米花生套种作物也颗粒饱满,沉甸甸的果实不仅铺满田间,更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小石坊村村民正在挖红薯。通讯员 王婷 摄
走进阜平县小石坊村的红薯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挥舞锄头、刨挖红薯,一个个表皮光滑、个头饱满的红薯从沙土地里被挖出,堆成了小山。“咱这高山沙地透气性好、昼夜温差大,种出来的红薯甜度高、口感绵,今年亩产量能到3000多斤,比去年还高!”正在采收的村民脸上满是笑意。为保证红薯品质,村集体全程采用绿色种植模式,有机肥培育、人工除草,让每个红薯都带着“自然甜”。
村民展示红薯。通讯员 王婷 摄
不远处的玉米花生套种田里,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金黄的玉米穗挂满枝头,剥开外皮便能看到圆润的玉米粒。低矮的花生植株下,一串串饱满的花生果紧紧附着在根部,村民们弯腰拔起植株,抖落泥土,丰收的果实便显露出来。“玉米和花生套种特别好,土地不浪费,光照、水肥都能得到充分利用,今年玉米亩产预计1000斤,花生亩产也有600多斤,一亩地能收两茬粮果,效益比单种高多了!”阜平小石坊村党支部书记董健介绍道。
村民分拣、打包红薯。通讯员 王婷 摄
今年阜平小石坊村依托本地高山沙地资源优势,集中发展红薯种植和玉米花生套种产业,从播种到管护再到采收,每一个环节都有科学保障,为丰收筑牢了基础。解决了20余户村民的就业问题,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当前,村民正忙着分拣、打包采收后的红薯,部分已通过提前对接的收购商、电商平台发往各地,玉米、花生也在加紧晾晒、脱粒,准备进入市场。“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拓宽销售渠道,通过‘村集体+合作社+电商’的模式,让咱村的沙地农产品卖得更远、卖得更好,把丰收的果实变成实实在在的收益,让村民和集体都能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村党支部书记董健看着满仓的农产品,对村子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