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保定市政府市长闫继红赴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就博物馆后期建设事项进行现场办公。
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由保定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建,是亚洲规模最大的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自2024年1月3日开馆以来,该馆已接待游客230余万人次,今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32400余人次,其中市域外游客达23500余人次、占比72.5%,已成为保定的城市新IP。
座谈会上,闫继红听取了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2025年工作规划汇报。她指出,作为保定市重要的文化地标和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特色和研究所专业优势,组织实施高水平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开展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及研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她希望该馆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加强科研能力建设,丰富科普研学活动,聚力打造科研学术和科普文化新高地,不断赋能保定“博物馆之城”建设。
闫继红强调,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快核心技术突破,依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技资源和优势,开展重点科研项目研究,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促进博物馆在科研攻关、藏品展示、人才培养等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要丰富科普元素,优化研学内容,组织开展古生物知识讲座、科学公益讲堂等活动,进一步充实“我在保定修化石”“恐龙守夜人”等活动科普内容,持续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打造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科普研学品牌。要优化服务细节,强化安全保障,统筹推进博物馆与周边文旅项目的联动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加贴心的旅游体验,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提供有力支撑。
会前,闫继红实地调研了标本库房、常设展厅、文创产品售卖区、科普教室、小剧场,并听取相关情况汇报。
市领导安悦民、刘晓萌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