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润顺达绿色智慧健康建筑产业基地。受访单位供图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史博佳 通讯员 孙维 李红彬
近年来,保定市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产业结构、能源体系、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等多领域全面发力,2020至2024年能耗强度降低14.56%,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攀升至71%,超低能耗建筑规模稳居河北首位,走出了一条生态与发展共赢之路。
产业向“新” 锻造绿色发展动能
与原设备相比能耗降低30%,印花染料等助剂用量降低35%以上,人力资源效率提升50%,这是高阳县荣仪毯业有限公司实施高档数码喷墨印花技改尝到的“甜头”。如今,该公司不仅实现了传统印花向喷墨印花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还有力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高阳县循环经济产业园整合48家分散印染企业产能,实施总投资14.25亿元的13个新建印染项目,改造提升9个原有项目,构建起纺织印染、污水处理、热能回收、再生水利用、集中供热、余热发电、渣灰制砖“七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数据显示,高阳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已由2020年的0.72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24年的0.67吨标准煤/万元。
高阳县的产业升级只是保定市推进产业绿色“蜕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保定市聚焦纺织、造纸、建材等传统行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引领,大力实施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数字赋能等手段,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模式,加速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方面,保定市聚焦“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加快布局新质生产力,逐步完善并形成“7+20+N”现代化产业体系。截至2024年底,全市拥有1家国家级绿色园区、19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0个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56家省级绿色工厂、45家市级绿色工厂。
同时,保定市产业结构也在持续优化。2024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1.1∶32.8∶56.1。2023至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45.9%提升至47.6%,高于全省平均值25.3个百分点。
能源向“绿” 筑牢低碳发展根基
在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区域,膜电极与电堆的高精度、智能化生产正在有序进行。
未势能源河北大区总经理张璞介绍,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膜电极等核心组件,已批量应用于保定的406辆氢能环卫车上。
经过四年发展,保定市氢能产业从零起步,实现“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全市共有氢能企业9家,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达3.46亿元。
在清洁能源体系构建上,保定市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有序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达791.66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71%。
储能项目建设在保定市也不断提速。目前,华能满城、炘能满城、望都科瑞数智新能源储能3个储能项目已实现全容量并网,独立储能项目总装机规模达30万千瓦。2025年省第一批下达保定市蠡县、博野、唐县3地4个项目,共50万千瓦规模指标,预计2025年底全部建成投运。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4月,保定市成功获批全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项目。该试点通过V2G技术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充放电,推动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充电宝”参与电网调峰和可再生能源消纳,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生态向“优” 书写环境改善答卷
夏日的白洋淀荷香四溢,碧水清波美不胜收。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保定市8条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Ⅲ类,49个国省考断面100%达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5.96%,优良天数增加16天。
生态的改善与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紧密相关。2024年,保定市能耗强度降至0.472吨标准煤/万元,居全省第二。全市重点耗能行业能效水平持续提升,与2020年相比,2024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三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22.8%、13.5%、7.5%。
涞水金隅冀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节能降耗与能源高效利用领域不断突破,成功实现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至95.46千克标煤/吨,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至74.54千克标煤/吨,两项指标均达国家一级标准。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水泥行业吨熟料、吨水泥综合能耗较2020年分别下降2.8%和5.1%。
深能保定发电公司通过实施20多项先进技术改造,以及优化机组启停机步序、不同工况各系统运行方式等措施,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火力发电标准煤耗较2020年下降1.6%。
作为国家首批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示范城市,保定市持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网络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两网融合”,建成回收点2007个、中转站114个、分拣中心1个。
生活向“绿” 绘就低碳宜居画卷
在奥润顺达集团国家建筑节能技术国际创新园内,技术人员正在全环境气候模拟实验舱中,对新一代绿色智慧健康建筑进行性能测试。“我们对建筑的墙体保温、被动窗、被动门、环境一体机等系统部品、部件的性能和质量以及整屋的稳定性进行反复测试与验证,确保室内保持五恒两康。”奥润顺达绿建研究院院长范振发介绍道。
目前,保定市累计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279.6万平方米,集中连片建设被动式住宅小区10个,40万平方米规模住宅小区3个。
在建筑领域,保定市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截至目前,累计建设绿色建筑5664.06万平方米,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达100%,星级绿色建筑占比83.4%。
绿色理念已融入保定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保定市探索搭建“碳惠保定”小程序,围绕低碳出行、低碳生活、低碳教育、低碳公益4大场景,开发15种积分获取途径,涵盖12项低碳行为,让低碳行为实现可记录、可量化、可激励。自2025年2月底上线试运行以来,注册人数约8.7万人,全场景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超50吨。
保定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保定将聚焦提升产业“含绿量”、提高能源“清洁度”、提升城市“宜居度”持续发力,凝聚全民减碳合力,让绿色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