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厚救助洪水被困人员。保定市应急管理局 供图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牛琪 马书广
林火蔓延时,他迎着烟焰往前冲,是护林守绿的坚实屏障;洪水袭来时,他站在险情最前头,是攻坚克难的可靠力量……
他就是保定市森林草原消防支队副支队长兼直属机动大队大队长徐思厚。
1973年出生的徐思厚,1992年光荣参军,2005年转业保定市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2019年到保定市应急管理局,2022年8月任保定市森林草原消防支队副支队长兼直属机动大队大队长。当年穿上军装,徐思厚把青春投入保家卫国、服务人民的事业;退役后,军人的那份担当始终没变,徐思厚选择坚守在防火救灾一线,以另一种方式继续践行初心。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徐思厚就是这么做的。他深知过硬本领是护林防火的底气,所以总在琢磨怎么提高技术。扑火相关的书被他翻得卷了边,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对扑火方法的思考和总结,都是为了把活儿干得更扎实。同时,他还认真制定队员的学习训练计划,一心想让整个队伍的能力提上去。
保定市森林草原消防支队进行水域救援演练。保定市应急管理局 供图
为提升队员综合救援能力,徐思厚带领大队骨干积极参加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开展的水域救援、油气储罐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地震救援等业务技能培训;为实现科技赋能、科学灭火目的,徐思厚带领队员积极研究,对救援无人机进行改装,并多次组织队员针对无人机联合高扬程水泵车开展高空灭悬崖火训练,队员的各项业务技能大大提升,整体素质也大大提高,进一步增强了队伍整体战斗力。
训练场上,徐思厚对每一个动作都反复打磨,汗水浸透作训服是常态;而当火情突袭、洪灾汹涌时,他又从不犹豫,背起装备就冲向最危险的一线。
2023年3月9日,在保定涞源县森林火情处置中,徐思厚与队员们在高温灼烤、浓烟熏呛的环境中奋力拼搏,经过6天5夜的不间断扑打、转场,最终将火场明火全部扑灭,圆满完成扑救任务。
徐思厚在火灾救援现场。保定市应急管理局 供图
徐思厚总说,救援里没“指挥员”“战斗员”之分,自己得往前冲。
在处置一居民小区附近气站两个13吨液化气罐附近火情时,火线距液化气罐不足百米,小区4000余名群众尚未完全转移,情况万分危急。“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挡住火,保住气站!不能让百姓伤亡!”徐思厚告诉记者。他带领着队员迎着火头,用高压水枪压、灭火弹堵。两个多小时战斗,衣服被火星烧出了洞,头盔面罩被烤变了形,脸上也沾满了烟灰,最终在离气站不到50米处将火拦住。
这些年,阜平、涞源、易县的山火他扑过,石家庄、张家口的重大火情他支援过,算下来,500多次救援里,徐思厚总是那个最先往险处扎的人。
队伍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哪里最危险,他就在哪里;哪里最需要,他就在哪里。作为大队长,徐思厚坚持在队伍第一线,队员们都笑称他为“排头兵”。
2023年7月,保定市大部分地区出现连续强降雨。33天里,徐思厚带着队伍泡在水里、扎在泥里,每天干满12小时。南水北调满城段泄洪沟堵了,他率先跳进齐腰深的泥浆,举着油锯伐树清障;抱阳山段护坡滑坡,他抡铁锹、扛沙袋,抢在最前头;涞水九龙镇10名群众困在孤岛,他冒雨连夜赶去,4小时拼出条生路;涿州百尺竿镇、东仙坡镇积水成渊,他盯着水深地形选装备,橡皮艇、冲锋舟划开浊浪,3400多人被安全转移……徐思厚的半月板损伤带着积液,雨靴磨的脚上的血泡烂了又结,可他从不吭声,始终冲在队伍的最前方。
救援区断水断电断信号,好不容易有了网,徐思厚先给上级报任务、联系队伍,最后才匆匆给家里发句“平安”。没人听徐思厚说过豪言,可那双磨破的手套、变形的头盔、泡烂的脚掌,早把“舍小家顾大家”这句话体现得明明白白。
在一线奋战这些年,徐思厚始终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不怕辛苦,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投入到森林防火事业中,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各级的表彰。在历年的森防业务技能大比武中,他带领队伍努力拼搏,成绩一直不错,2024年还拿下了河北省森林草原消防比武“1金2银2铜”和地震救援技能大赛冠军。岁月记录着徐思厚日复一日的无私奉献,山林见证着徐思厚对这份事业始终不渝的深情。他用每一个脚印告诉我们:有一种坚守,叫把心交给责任;有一种热爱,叫用一生守护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