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完成管网清掏约648公里,清运泥量约1400立方米。
48座泵站汛期整装“上岗”,以高效运转守护城市排水“生命线”。
智慧化综合防汛指挥中心基本建成,可对易积水路段、河道水位等关键节点进行动态研判,为科学防汛提供数据支撑……
7月1日起,随着保定市进入主汛期,特别是7月2日一场强降雨降临古城,将更多市民关切目光,聚焦在城市防汛上。
根据今年降雨较常年增多的预判,保定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城市管理“11256”思路为引领,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指挥、逐级负责,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原则,扎实推进城市排水防涝工作,全力保障城市安全度过汛期。
坚持“防”字当头,筑牢城市防汛“安全网”。
排水服务中心作为防汛主力军,于汛前完成全市管网清掏约648公里,清掏雨水箅子约2万个,清运泥量约1400立方米,有效保障汛期管网收水能力,为年度主城区排水防涝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同时,该中心处理各类排水设施案件315处,维修箅子112个,维修井106座,疏通堵塞管网44处,义务完成各项为民服务10处。汛前完成所辖泵站设施设备检修保养工作,累计检修变压器54台、发电机43台、水泵183台、格栅64台、电动起重机38台、闸门88台、低压配电柜375面。对主城区40余台老旧水泵进行更新改造,于今年汛期投入使用。
智慧化综合防汛指挥中心基本建成,助力城市防汛更高效。指挥中心以主城区排水防涝指挥平台为依托,集易积水区域实时监控监测、雨污管网及泵站实时监管、管网及内涝模型分析、防汛物资管理及应急调度、排水设施巡查养护、排水户管理等功能于一体。
目前,该中心正在对接入易积水区域、河道、泵站及污水处理厂等点位的视频及监测数据进行系统调试,并根据防汛工作实际对软件功能优化,全面提升城市排水系统综合管控水平及汛期防涝应急能力。
园林绿化中心开展汛前基础设施和排水防涝安全检查,清疏雨箅,提高现有设施排涝能力,保障汛期排水畅通。对降雨时易发生快速汇流的重点部位以及易积水等重点区域,设立醒目公众标识,做好应急抢险和交通疏导准备工作;按照应急响应划分,对在强降雨和大风等极端天气导致城区树木倒伏、断枝造成的砸车、砸房、堵塞交通等情况,进行应急处置;建立排水防涝应急抢险队,设12个抢险分队,负责市区应急机动支援抢险工作及本单位排水防涝抢险任务。
照明管护服务中心全方位提升城市照明运行水平,对市区主次干道1万多基路灯开展系统性安全防护工作。在40多条易积水、人流量大的重点路段的路灯杆上,安装20台水位监测仪,与路灯控制系统联动,避免市民在涉水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对易发生高压线路故障的83台箱式变压器控制终端进行安全设施改造,汛期可有效避免因积水、电压异常引发的设备故障。建立智慧照明系统,可远程调控路灯开关、监测运行状态,并对积水路段实施“一键断电”操作,避免漏电风险。
保定新奥燃气组建防汛专班,全面排查地势低洼处调压箱、易塌方地段及气代煤村庄架空管线,阀门井积水、施工区域管线暴露等风险点,对全部隐患完成整改;组建35人的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全力保障汛期稳定供气和燃气重点部位安全;构建起完善、高效的物资保障体系,为防汛抢险工作筑牢坚实基础。
市政维护中心组建两支共76人应急抢险队伍,汛前完成本年度防汛应急物资储备量及抢险设备清点统计,落实皮卡车、挖掘机、电动巡视船等25台应急设备及防汛物资储备,并建立动态巡检机制,定期核查物资储备状态与设备运行情况,确保应急保障体系在防汛关键期高效运转。
数字化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信息汇聚、协同指挥、高效处置的功能优势,通过精准定位积水点、隐患区域,从问题发现、上报、处置到反馈,实现闭环管理,确保防汛问题快速响应、高效解决,切实保障雨季辖区道路排水通畅。
市城管执法局通过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信息共享、完善应急预案和强化物资储备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为安全度汛奠定坚实基础。随着保定市汛期降水量增大,市城管执法局将继续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变化,持续加大应急值守和巡查力度,不断优化和完善排水防涝工作机制,以实际行动守护城市安全和市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