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牛琪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牛琪)8月19日,保定市召开“保定市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保定市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据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江介绍,该局与财政、行政审批、文旅、交通、卫健等多部门通力配合,实现了七大基础场景应用和七大创新场景拓展,打造了“7+7”应用场景体系。
七大基础场景即按照全省“一卡通”建设要求,实现的七个社保卡高频应用场景。
政务服务场景,社保卡秒变身份凭证。市县两级23个政务服务大厅,可以通过社保卡预约排队,验证身份、办理业务。
人社业务场景,社保卡秒变业务通。人社领域95项个人业务实现社保卡“一卡通用”。如领取社会保险待遇、完成人事考试身份核验、办理就业登记、失业保险金申领等各类人社服务事项都可通过社保卡办理。
就医购药场景,社保卡秒变就诊卡。在实体社保卡医保结算功能基础上,通过电子社保卡与卫健部门电子健康码互通互认,保定市50家二级以上国有医院实现电子社保卡挂号就诊。
交通出行场景,社保卡秒变公交卡。通过加载交通密钥,持具有“交通联合”标识的社保卡,可通乘全国327个城市公交地铁;通过银联支付方式,开通社保卡金融账户闪付功能,可持卡乘坐全国44个城市地铁和1760个市县公交。
旅游观光场景,社保卡秒变景区门票。清西陵、狼牙山、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白石山、野三坡等6个景区购票后可刷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入园。
文化体验场景,社保卡秒变借阅证。保定市16个国有图书馆可凭社保卡借阅图书。此外,中国古动物博物馆、保定水利博物馆、保定城市展览馆、定兴县博物馆、保定市淮军公所博物馆等5个国有博物馆实现刷实体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认证入馆,保定市其他需要查看有效身份证件的所有县级以上公共场馆均已将社保卡作为有效证件纳入许可范围。
惠民惠农财政资金补贴发放场景,社保卡秒变领钱卡。2023年8月起,涉及9部门18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原则上统一通过社会保障卡银行账户发放。
七大创新场景即保定市立足群众需求,自主创新的七个场景,通过试点建设,逐步拓展应用范围,为全省提供场景创新样板。
智慧校园场景,让社保卡变身校园卡,社保卡可在门禁刷卡、食堂就餐、商超消费、电梯管控、发放助学补贴、求职培训等校园场景应用,目前已在保定技师学院开展试点应用。
智慧园区场景,让社保卡变身员工卡,社保卡可在园区访客登记、门禁考勤、会议签到、待遇发放等园区场景应用。目前已在保定数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竞秀区数智人力资源产业服务园开展智慧园区“一卡通”开展试点应用。
智慧社区场景,让社保卡变身服务卡,在部分社区试点开展嵌入式服务,社保卡可在社区门禁、志愿服务、食堂用餐、视频远程帮办等社区场景应用。
生活服务场景,让社保卡变身缴费卡,通过“保定居民服务一卡通”小程序,社保卡可进行水、电、气、暖、网等生活缴费。
金融消费场景,让社保卡变身优惠卡,依托保定居民服务“一卡通”统一支付平台,社保卡可实现餐饮消费、景区消费、公交卡充值等应用,并支持优惠券发放和折扣优免。
特殊人群服务场景,让社保卡变身权益卡,通过保定市居民服务“一卡通”权益平台,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使用社保卡即可享受相应权益优免待遇。
京津冀跨区域应用场景,让社保卡变身“区域通”,目前社保卡已实现人社领域、医保结算、交通出行、文化体验等领域30个事项的京津冀跨区域应用。比如在北京办社保、刷医保、乘公交、坐地铁、借图书都可以使用保定的社保卡。
为做好“一卡通”应用服务,保定市还建设了三个强大的“后台系统”和一个超级方便的“服务入口”。在管理端,建设了“一卡通”数字底座平台,接入115个机构、255个用卡场景、516个应用点位,为场景应用提供系统支撑;建设了“一卡通”权益共享平台,归集各场景用卡数据和部门权益数据,数据共享,赋能共用;建设了统一支付平台,为“一卡通”场景应用提供线上缴费、展码支付、扫码支付能力。在服务端,打造了保定居民服务“一卡通”微信小程序,作为线上各场景服务的统一入口,为群众提供政务服务、公共交通、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应用场景共计59项线上服务。通过“三平台一入口”,打通居民服务中场景应用、数据共享、权益识别、移动支付等各环节,形成惠民服务闭环。
截至目前,保定市社会保障卡已发行926万,基本实现人手一卡,其中第三代社保卡换发571万,人口覆盖率达62.75%,电子社保卡签发794万,人口覆盖率达87%。各场景应用每月累计超百万人次,补贴资金进卡累计约6亿元,社保待遇每月进卡约12亿元,社保卡“一卡通”在服务保障民生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