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通讯员 徐琦)“以前去正村去赶集,得绕3里泥路,遇上雨天根本没法走。现在水泥路直接通到家门口,骑电动车10分钟就到,太方便了!”保定市徐水区正村镇于坊村村民刘阿姨的话,道出了当地群众对道路升级的真切感受。今年以来,该镇将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重点打造农村道路建设作为该项目的“头号工程”,聚焦“通、畅、安”目标,用平坦整洁的道路,铺就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为破解群众出行难题,徐水区正村镇组建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专项工作组,逐村排查道路现状,针对偏远村庄的“断头路”、老旧道路“坑洼多”等问题,制定“一村一策”建设方案。切实整合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累计投入146.8642万元,完成杨庄、于坊、元头、王辛庄、东公村5个村的道路硬化工程,新建道路4.2公里,将过去的“泥巴路”全部升级为平均宽3.5米的水泥硬化路,实现“组组通硬化路、户户连主干道”,彻底解决了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困扰。
正村镇还依托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项目,在“畅行”上做文章,打通产业发展通道。该镇在加强村内道路升级基础上,重点推进“产业路”建设,围绕辖区内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养殖园区布局路网。为南青公、王官营、韩家营等草莓、西红柿种植基地新建产业路1公里,连接各主干道,让货车能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养殖场门口。
道路通,民心顺,产业兴。一条条新建的农村道路,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题,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下一步,正村镇将持续做好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后半篇文章”,完善道路管护机制,推动道路与产业、文旅深度融合,让“幸福路”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