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通讯员 袁野)初冬的太行山东麓,保定市满城区神星镇的柿子沟依然忙碌。运输车辆在蜿蜒的道路上穿梭,各村的加工车间里飘出阵阵柿香。
站在东峪村的“千年柿树王”下,满城区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人、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徐丽娟凝望着树干,目光里满是藏不住的深情。这棵三四个人才能合抱的古柿树,树龄已逾千年,枝干遒劲如盘龙,是柿子沟地名文化的活化石。

柿子沟的名头,藏着大自然的馈赠与历史的沉淀。沟谷沿太行山脉延伸,西峪村的乡村民艺图书馆与连绵柿林相依共生;中峪村静卧的古渠与连片的古柿树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一幅乡野画卷;东峪村的“千年柿树王”成为文化地标;南峪、寺角等村落则散落其间,共同构成了柿子沟的村落集群。
2001年,满城区被命名为“中国磨盘柿之乡”,柿子沟的名头正式走向全国。徐丽娟介绍,这里的磨盘柿个大汁浓、味甜如蜜,是得天独厚的地理标志产品。柿子成熟时,村民们用长杆或高枝剪将柿子从树上“捅”下来,树下人用布兜接住,避免摔烂。

这种传统的采摘方式,连同遍布各村的古柿树,一起构成了柿子沟名头背后的文化密码,承载着世代农人的汗水与期盼。截至目前,神星镇40%以上农户参与柿子产业,30余个电商主体打通线上渠道,2025年,全区冰柿上市量突破400万盒,产值超2400万元。
近年来,满城区紧扣“磨盘柿”金字招牌,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持续发力,在柿饼、柿子醋、柿子酒等产品的基础上,推动企业不断开发试制新产品。辖区企业柿柿红食品在柿子中提取出单宁,通过加工研制出甲醛吸附剂,该专利已授权,在柿子深加工领域拓展了版图。此外,“磨盘柿质量小镇”的建设将通过统一生产标准、建立溯源体系,让产业升级更具层次感,推动柿子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