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通讯员 杜晶琦)6月10日,在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实训基地,学生们正在分组进行飞行操控、航拍测绘等实操练习,为CAAC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作员执照考试做准备。
6月10日,在无人机实训基地,老师讲解无人机操作知识。通讯员 王杜超 摄
近年来,随着低空经济快速发展,无人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相关人才需求持续增长。竞秀区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我们与本地低空经济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体系,涵盖无人机组装调试、操控、数据处理等全链条技能培养。”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负责人杨克林介绍,这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截至目前,该校已向京津冀等地的生产制造企业、电力巡检、应急救援、测绘测量等行业输送毕业生300余人。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今年该区推动校企共建低空科创园。目前,低空科创园已成功申请空域使用权,并正式启动中国民用航空局执照(CAAC)社会培训项目。“除高职教育外,我们还面向社会培养专业无人机飞手,同时为中小学生开设无人机与穿越机培训课程,计划举办系列竞技赛事,推动科技创新教育发展。”该园区负责人曹煦说道。
据介绍,该区将持续优化产教融合生态,通过校企合作、专业共建等方式,打造“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目前,保定市竞秀区已吸引青鸟通用航空集团等3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落户,一个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孵化于一体的低空经济生态圈正在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