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张宸赫:14岁少年参与百次公益 是榜样更是追光者
来源: 长城网  牛琪
2025-08-27 08:45:23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牛琪

        14岁,本是肆意享受青春的年纪,保定市第十七中学学生张宸赫却已用100余次公益行动、30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在爱心路上留下了坚实足迹。这个笑容腼腆、眼神澄澈的少年,不仅把温暖送进敬老院、山区校园,更以名列前茅的学业成绩、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成为老师同学眼中“新时代好少年”的鲜活模样。

  今年暑假,张宸赫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社区附近的福来居老年公寓。他搬来小凳子坐在老人身边,逐字逐句读着当天的报纸;拿起抹布、扫帚,帮老人擦拭窗台、清扫地面。

张宸赫去福利院看望老人。受访者 供图

  这份对公益的执着,始于6年前父母的言传身教。8岁那年,张宸赫跟着父亲去山区送衣服和图书,当他把精心挑选的课外书递到同龄孩子手中时,对方没有过多言语,转身就跑回家,捧着几颗野果子硬塞给他。“果子有点酸,但吃在嘴里特别甜。”张宸赫至今记得那份纯粹的感动,“那一刻我明白,帮别人不是单向付出,还能收获这么珍贵的心意。”从那以后,公益成了他生活的“固定项”:敬老院里,他唱着歌给老人解闷,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阜平大山深处,他和山区孩子围坐在一起读绘本、聊科学,把知识的种子播撒进渴望的心田;社会福利院里,他陪孩子们画画、做游戏。不仅如此,他还常常拉着亲戚朋友一起参与,“一个人的力量像小蜡烛,大家一起做,就能变成大灯笼,照亮更多地方”,在他的带动下,身边十多位亲友加入公益队伍,爱心队伍越走越壮大。

  不少人好奇,频繁参与公益,会不会影响学业?张宸赫的答案简单又坚定:“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有的。周一到周五我专时专用搞学习,把所有精力放在课堂和作业上;周末、假期空下来,就去做公益。”

  班主任魏丽丽说:“张宸赫上课特别专注,眼睛始终跟着老师转,从不走神,老师讲的知识点能当堂消化,课后作业也完成得又快又好。”正是这份专注力,让张宸赫在学校就能完成大部分学习任务,回家后既能留出时间做公益,也能发展兴趣爱好。张宸赫先后获得“竞秀区优秀少先队员”“保定市优秀少先队员”“河北省优秀少先队员”称号;2022年,拿下河北省“红领巾奖章”四星章,2023年斩获全国“红领巾奖章”五星章。在2021年IAP中小学生学习能力测评中,张宸赫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均在河北省取得优异成绩,用实力证明“公益与学业能双向奔赴”。

张宸赫参加第二届竞秀区“秀”你“童”议学校儿童议事会代表选拔暨风采展示活动。受访者 供图

  作为班长、语文课代表和早读管理员,张宸赫更是班级里的“暖心小标杆”。每天清晨,他总是早早到教室,有条不紊地组织早读,带动班级学习氛围;遇到同学请教难题,他总会放下手头的事耐心讲解;老师布置的任务,他从不拖延,总能提前高质量完成;学校组织援建爱心图书室,他积极参与,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献爱心。“张宸赫就像班级的‘小太阳’,尊敬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和同学相处从不计较得失,谁有困难他都主动搭把手,默默凝聚着班级的力量。”魏丽丽老师的评价里满是认可,“有他在,班里的风气特别正,大家都愿意跟着他一起进步。”

  学业之外,张宸赫的科学与艺术天赋也格外亮眼。2019年至2022年,他先后在FCAC寻彩全国少儿书画大赛、第十一届国际青少年书画艺术展中获银奖,在第三届社会美育国际艺术节优秀作品评选中获一等奖;2022年,他还在全国少年儿童艺术素养技能展演中获得“少儿非遗艺术人才”荣誉称号,用色彩与线条传递对生活的热爱。

  张宸赫从未止步于“自己做好”,更想着“带动更多人做好”。他把家庭参与救灾、捐资助学的经历,写成了《爱的传承》家风故事,成了社区家庭教育的“活教材”。在他的带动下,周边30多个家庭纷纷开展亲子共读活动,有的家庭跟着他一起去山区送图书,有的家庭加入社区敬老服务队,有的家庭参与环保公益行动,“爱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能获得‘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这份荣誉,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和荣幸。这对我来说,是巨大的肯定,更是莫大的鞭策。”面对未来,张宸赫眼神坚定,“我会将这份荣誉化为前进的动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也希望自己能像一束小小的微光,不仅要点亮自己,更要努力去温暖他人,和大家一起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努力成为一名真正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键词
保定 “新时代好少年” 公益
责任编辑:牛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