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县小王果庄镇为村级综合服务站定制行政审批局高频事项二维码,群众“扫一扫”即可了解办理流程。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马书广 通讯员 陈曼)个体工商户是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在稳就业、惠民生、促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保定市行政审批局聚焦个体工商户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创新打造“四维筑基、七策提质、县域创特”登记服务体系,通过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数字赋能,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从准入到退出的全链条服务,推动个体经济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跃升。2025年以来,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60026户,“个转企”完成转型企业1199家。
四维筑基 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网络
“以前办营业执照要跑县城,现在在村里扫码就能看流程,网格员帮着提交材料,当天就拿到证了!”望都县望都镇村民韩翔宇通过村级综合服务站办理了一家土豆粉店相关证照时感慨道。这一变化源于保定市构建的“1234”登记服务体系,为个体工商户发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标准化服务消除区域差异。保定市制定《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服务规范》,统一全市登记标准,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针对个体工商户反映的“跨区办理流程不一”问题,将名称核准、材料清单、审核标准等内容纳入标准化管理,确保群众在任何政务服务大厅都能享受同等服务。
线上线下融合畅通办事渠道。线上推行“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申请人通过“冀时办”APP即可完成名称自主申报、材料上传、电子签名等流程;线下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配备专职帮办人员提供事前证前指导帮办代办、事中优化流程规范登记、事后跟踪回访一站式服务。博野县133个村级综合服务站全部配备网格员,今年以来累计办理个体工商户业务百余件。
三级体系延伸服务触角。构建“县级专窗+乡镇受理+村级代办”服务体系: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个体工商户服务专窗”,推行“县乡通办”;乡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设立“登记专窗”,承担咨询、受理、审核等职能;村级综合服务站配备网格员,提供材料代收、政策咨询等服务。小王果庄镇为13个村级综合服务站定制高频事项二维码,群众“扫一扫”即可了解办理流程,工作人员提供全程帮办代办,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
四项制度强化服务保障。推行首办责任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帮办代办制,明确服务标准与责任。其中,限时办结制要求设立登记4个工作小时内办结,注销、变更1个工作日内办结;帮办代办制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全程免费代办,开通“绿色通道”。
七策提质 赋能个体经济转型升级
“半个小时不到新的执照就出来了,流程很快,顺便还能把预包装食品备案办了,很方便,服务非常到位!”安国市药商魏先生通过“个转企”证照联办政策,只填写了一份表单,不仅成功将“安国市兴佳花茶行”升级为“安国市兴佳瑞辉商贸有限公司”,而且当场就领到了新的营业执照与转型升级为企业后新的预包装食品备案凭证。这是保定市推出“七策提质”举措的生动实践,围绕个体工商户经营发展需求,提供增值化服务。
经营场所“开源”破解选址难题。针对个体工商户反映的“经营场所难找”问题,支持村(社区)开展集中登记模式,提供标准化专门场所作为经营场所集中登记点。安国市在数字中药都设立集中登记点,为500余户药商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帮助个体工商户合法合规经营,实现“办照不出药市”。
变更登记“减负”激发市场活力。允许个体工商户直接变更经营者,延续原成立时间、字号,同步优化行政许可审批流程。今年以来,全市完成经营者变更登记5939件,平均审批时限大幅缩短。
证照联办“提速”实现准入即准营。针对食品小餐饮、小作坊、超市等高频事项,推行“一次申请、并联审批、一次办结”。申请人只需提交一套材料,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同步审批,实现“证照同领”。
“个转企”路径“畅通”助力做大做强。设立“个转企”绿色通道,整合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食品经营许可等高频事项,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
精准帮扶“分类”实施差异化服务。落实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政策,对“生存型”商户侧重租金减免、社保补贴等帮扶;对“成长型”商户提供融资对接、技能培训;对“发展型”商户重点支持“个转企”、品牌建设。
注销程序“简捷”破解退出难题。推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两证整合”改革后设立的个体工商户,税务等部门无异议的,无需提交承诺书和公示即可注销。
数字赋能“增效”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在登记注册领域全力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提高登记效率、降低开办成本。蠡县开通线上“AI智能客服”,办事群众可随时随地进行智能咨询。
县域创特 打造“一县一品”服务品牌
安国市素有“天下第一药市”之称,因国家发布“中药材集中带量采购”、加工厂需“趁鲜加工许可证”等政策,促使整个中药材市场加速优胜劣汰,行业集中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逐渐向企业集中,安国市部分经营中药材的个体工商户急需转型为公司,安国市行政审批局针对中药材个体工商户转型需求,设立“个转企”绿色通道,提供帮办代办、政策解读、证照联办等服务。2025年3月,又为一号展厅350余户商户提供上门服务,实现“办照不出药市”。在数字中药都、安国市交易大厅、旧药材交易中心等经营中药材的个体户密集区域,安国市开展“个转企”政策定向宣传,设置咨询台提供面对面服务,发放政策手册百余份,推动78家中药材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推动中药材产业产值持续增长。
各县(市、区)结合产业特色,探索差异化改革路径,形成“一县一品”特色经验,为个体工商户提供精准服务。望都县“网格+审批”激活基层服务。选派业务骨干针对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许可证办理、政策解读等内容对网格员进行“一对一”专题培训,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实现村民“小事不出村”。推出“1+N证照联办”,打造“一门一窗一号一次”审批模式,目前已涵盖公共卫生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林草种子经营许可等行业,材料提交减少40%,办事环节简化60%。博野县“一中心三链条”全周期服务。变单一市场准入服务模式为事前问询指导、事中联办联变联销、事后回访帮扶再创业“三链条”模式,全面打造经营主体准入准营全周期服务,今年以来,共通过“证照联办”模式为29户个体户实现证照“一次办结”,办理证照联销26户,注销后帮扶9户。蠡县“清税一网通”破解注销难题。开发“清税一网通”系统,打通税务、市场监管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跑腿、群众零跑”。今年以来,该县办理个体工商户注销业务1964户,业务办理效率大幅提升。
从为老年人全程代办到药市里的集中发照,从村级网格员代收材料到AI客服智能答疑,保定市改革红利正转化为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绩。当“毛细血管”畅通无阻,市场经济肌体便焕发蓬勃生机。下一步,保定市将持续深化“四维筑基、七策提质”服务体系,扩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在登记服务中的应用,提升“一网通办”智能化水平,同时完善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帮扶政策,推动“个转企”与产业链升级融合,助力个体经济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