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四维”发力筑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
来源: 长城网  牛琪 韩巍 胡浩 陈秋圻
2025-10-21 08:45:24
分享:

长城汽车智慧工厂车间。保定市发改委 供图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牛琪 通讯员 韩巍 胡浩 陈秋圻

  保定市通过协同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改革开放“四维”领域全面跃升,2024年生产总值(含定州)达到4773.3亿元,时隔21年历史性重返全省第3;2021—2024年年均增速5.5%,高出全省0.1个百分点。累计承接京津疏解项目455个,总投资2866.6亿元;“揭榜挂帅”累计发布11批次295个榜单,财政支持资金3850万元,撬动企业研发投入4.67亿元;累计建设超低能耗建筑279.6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连续4年全省第1。

  2024年保定市生产总值(含定州)达到4773.3亿元,时隔21年历史性重返全省第3;2021—2024年年均增速5.5%,高出全省0.1个百分点。

  协同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改革开放“四维”领域全面跃升,共同绘就了保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协同发展,实现区域联动新突破

  锚定“服务首都、对接京津、联动雄安”定位,保定市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累计承接京津疏解项目455个,总投资2866.6亿元。48家央企在保注册成立子公司281家,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

  产业互融。依托“京津研发、保定转化,雄安创新、保定先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互促。国内首列氢燃料混合动力铰接轻轨车,在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下线。央视总台涿州文化产业综合项目陆续交付。模式动物(猪)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整体投入试运行。“中检计量华北发展创新中心”挂牌。北京中科老专家技术中心保定工作站成立。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大赛5条赛道初赛在保举办,决赛期间发布28个需求场景,除雄安新区外数量全省最多。

  路网互通。容易、安大两条雄安新区建材通道运输畅通,荣乌新线、京雄高速全线通车,雄忻高铁、石雄铁路有序建设,保定东站、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加快实施,北京—保定、北京—涿州通勤列车稳定运行。

  服务互享。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开馆运营,累计接待游客近239万人次。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新院区投入运营。2024年,域外来保就医流入436.22万人次,京津来保就医流入121.51万人次,分别较2021年增长7.3倍和150.9倍。来保康养京津老人数量稳居全省前列。

安国数字中药都。保定市发改委 供图

  科技创新,激活内生增长新引擎

  保定市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研发促进、培育强化、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全省首个“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培强主体。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850家,全省第2,较2020年净增5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886家,全省第3,较2020年净增5844家。东方物探获批建设国家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创新中心,斩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同光半导体2024、2025连续两年入选全球独角兽企业榜单。

  建强平台。拥有省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198个,全省第2,较2020年净增8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98家,全省第3,较2020年净增672家。燕赵电力实验室能源电力产业研究中心获批建设,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光伏)落户保定。率先建成全省首个地市级科技创新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改革实践入选“中国改革2021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与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5所高校合作建设环高校创新知识经济圈。

  政策赋能。“揭榜挂帅”累计发布11批次295个榜单,财政支持资金3850万元,撬动企业研发投入4.67亿元。2023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3.4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81、1.38个百分点,连续11年居全省前列。2021—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累计完成1091.56亿元、年均增长53.4%。

  产业跃升,锻造现代体系新支柱

  聚焦“智能、绿色、健康”方向,巩固提升优势产业,保定市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催生了一批千亿级产业和未来爆发点,“7+20+N”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10年全省第1,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7.6%,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医药健康产业,国际医疗基地加快建设。智同生物、金木集团、澳诺制药、长天药业、诺未科技、普康医疗等龙头企业持续发展壮大,涵盖了生物医药、中医药、干细胞、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2024年营业收入1588亿元。长城汽车实施混动、纯电、氢能三轨并行,二代枭龙MAX、猛龙、蓝山智驾版等高价值车型持续热销。

  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2024年集群营业收入1558亿元,聚集了保变电气、国能联合动力、英利能源等龙头企业,涵盖“风光氢储输”全产业链。

  数据产业,连续三年入选数字经济百强市,获批国家数据标注基地、国家区域数据基础设施第二批先行先试试点城市。集聚数云堂、科大讯飞、小米等数据技术龙头企业,以及飞凌、迈拓港湾、海康威视等数据应用龙头企业。

  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选为“2024年度文旅新势力”城市。上榜联通大数据2025年“五一”“端午”“国庆中秋”假期跨市深度游游客量TOP30城市。西大街、太行水镇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5年“保马”燃动全城,共有来自15个国家、34个省区市的2.5万名选手激情奔跑。

  现代都市农业,获批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市。建成博士农场202家。培育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5家,其中国家级7家。培育环京蔬菜生产基地16家、净菜进京企业86家,2025年上半年净菜进京119.7万吨,产值101.5亿元。高阳县、涞水县建设4000余亩智慧无人农场,推动耕种无人化、管理现代化和决策智能化。

  超低能耗建筑产业,累计建设超低能耗建筑279.6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连续四年全省第1。奥润顺达为超低能耗建筑系统集成龙头企业。英辰嘉盛光电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主编我国首个建筑光伏一体化国际标准。

  低空经济产业,组建京雄保低空经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天峋创新、玄云涡喷、天启通宇、中科天域、富翔航空等多个项目落地投产。

  新型储能产业,中固时代固态电池中试线开工建设,科力远先进储能设备集成生产基地一期建成投产,打通研发—生产—应用链条。

白沟新城河北出口商品展示中心。保定市发改委 供图

  改革开放,塑优发展环境新生态

  保定市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向改革要动能,向开放要活力,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的良好局面。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叫响“投资保定”“保定服务”营商环境工作品牌,在全国首次经营主体发展质量评价中排名全省第1,获评“2024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实施全国新型城镇化、全国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等国家级试点示范69个、省级114个。《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创”清朗营商环境》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承接省“小切口改革”在各地市中数量最多。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办事效率提升76%。12345热线累计受理诉求1004万件次,热线工作跻身全国先进行列。2021年以来,累计新登记经营主体73.1万户,总量达108.8万户、全省第3。

  对外开放提质增效。成功举办中国制造强国论坛、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等系列高端论坛峰会,新增韩国春川市1个国际友好城市、日本备前市等7个国际友好交流城市。中国(保定)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设立,白沟新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健康规范有序发展,高阳众旺、白沟燕杭云谷等一批跨境电商基地(园区)加快建设,获评“亚洲电子商务生态名城”。2021—2024年,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2366亿元,年均增速28.7%、位居全省第2。长城巴西工厂竣工投产,立中墨西哥工厂等项目加快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保定市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为“十五五”实现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

关键词
保定 现代化 品质
责任编辑:牛琪
TOP